最新活动
户外“及时雨”之【急救包】
参与户外运动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认真的准备。当意外事故发生时,一些基本的户外急救常识和装有常用应急用品的急救包甚至关乎生命。
急救包的准备
问:我只计划出行一天,也需要带急救包么?
答:急救包并非只为多日出行或极端条件才配备,而应该是每个人每次户外出行都应该准备周全的一件关键装备 。有可能这个小包放在背包里一年两年都没有用。但是一旦出现意外,它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当然啦,急救包里很多物品、药品是有保质期的,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
问:我具体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准备急救包?
答:个人急救包的准备可以根据活动时长,活动项目特点、所在环境、个人身体状况等方面来决定。并且,急救包中的物品也需及时更新。
一副急救包,占据背包一个角落,
也是一份重量,甚至从不希望被打开,
但这份重量,在需要的那一刻,
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份安心。
你的急救包里应该有什么?
●内服药品:
感冒类、肠胃类、消炎类、止痛类、抗过敏类、抗生素类(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具体用药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
●外用药品:
云南白药、创可贴、水泡贴、红药水、双氧水等。另外,一小瓶风油精、两瓶眼药水(可用于冲洗伤口)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辅助工具:
急救毯、三角巾、医用纱布、绷带、碘伏棉棒、医用胶带、清洁湿巾、多功能小刀等。
(此处列举为常用物品,可根据自己需要增添)
重要提示:因个体差异,急救包中的配药(内服药+外用药)请根据个人情况咨询专业医师!
市面上有很多预先配备好的急救包,如果你购买此类急救包,那么必须在行前了解好急救包里都配备了哪些物品,并提前熟悉使用方法。但是,即便是很好的急救包产品,有时候里面也经常包含一些对于你来说不必须的物品,也可能缺少一些你需要的物品,那么,根据你的需要自己配备急救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急救包要放置在背包中好拿的地方,且做好防水,密封袋是轻量且实用的选择。
急救包 ● 实用性
野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户外急救包主要是为了在一些意外情况下,保证自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不过,我们不要把急救包看成是只有在极端环境下才会使用到的装备,其实在路上的小擦小伤,甚至是讨厌的水泡和不小心的烫伤,都需要这小小急救包的关怀。
1、野外常见风险之轻度擦伤(无出血)
● 急救包应用:酒精棉、药水、生理盐水、双氧水、消炎粉、纱布
● 正确处理方法:如果是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干净的水洗净创口。(建议使用你自己带的纯净水即可,不要使用溪水等不确定是否干净的水源。)创口周围用70%的酒精棉消毒,创口处涂抹药水,待干即可,不需要包扎。
2、野外常见风险之伤口处理(有出血)
● 急救包应用: 纱布、止血带、绷带
●正确处理方法: ◇ 如果是除动脉以外比较小的伤口,用纱布盖住伤口施加压迫,通过使微血管收缩来起到止血的目的,此时一般无需包扎。◇ 如果是动脉出血,可以通过用手指压迫止血点*,来迫使血液阻断,来达到止血目的。如果需要包扎止血,可用消毒处理过的绷带沿受伤部位进行缠绕,注意要松紧合度,沿一定的倾斜角移动包扎,以保证包扎的面积。
*所谓的止血点,就是距离心脏最近的动脉,可以根据具体的受伤位置,分别对不同的止血点施加压力。人体的七大止血点分别位于:太阳穴、下颚、喉咙、锁骨内侧、上臂、手肘内侧、手腕。
3、野外常见风险之水泡
●急救包应用:水泡贴、戳针、酒精棉、纱布
●正确处理方法(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较小水泡:可在水泡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泡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泡上,如此垫平水泡四周,然后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创可贴面上再封上一层创可贴,这样就能让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较大水泡(不刺破已严重影响行动):
☞ 首先提前准备专业的水泡贴。
☞ 用酒精棉对患处进行消毒。
☞ 要刺破水泡前,也要记得消毒戳针(可用火烧红针或用酒精棉片擦拭)。
☞ 将大水泡或容易破裂的水泡刺破,以利于其中的液体排出。
☞ 刺破水泡后勿将皮撕掉,因为这块皮可保护伤口。
☞ 用斜纹棉布做成圈状,套住水泡,可承受每日活动的震动及摩擦。
☞ 用简便方式覆盖,如创可贴、纱布等,但要注意纱布一旦湿了,就应该替换。
☞ 注意保持伤口的透气性。
4、野外常见风险之烫伤
● 急救包应用:清洁手巾、凡士林纱布
● 正确处理方法
☞ 冷却受伤部位,用冷水冲洗伤肢以冷却烧伤处。
☞ 摘掉附着在伤处的物品,如手表、戒指、衣物等。
☞ 消毒敷料(或清洁手巾、衣物等)覆盖伤处。(防止野外环境下伤口感染)
☞ 若非必要,切勿刺破水泡。使用清水冲洗伤口,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让受伤皮肤不粘连。
☞ 不要往灼伤部位涂抹油脂。
无论是一日出行,还是多日出行,
在行前为自己准备一个户外急救包,
提前掌握一些户外常见伤病处理方法,
会让你的户外之行更安心,更安全,
让我们一起安全户外,尽享自然!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史上最全野外求生图解宝典》
本图文来源于【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原创